专业研究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专业研究

从执业律师到律所主任,转身的困惑与收获

来源:admin    发布时间:2022-03-18

  如果你爱一个人,让他做律师吧,因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让他做律师吧,因为那是地狱。如果你更爱一个人,让他搞律所吧,因为那更是天堂;如果你更恨一个人,让他搞律所吧,因为那更是地狱。

   今天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发言,向大家展示我们从筹建到设立河南天豫律师事务所的心路历程,分享青年律师设立律所和经营律所过程中的苦辣酸甜,也借此机会向各位前辈和同仁请教律所经营中的重重困惑的破解之道,望不吝赐教,谢谢。

  大文豪巴尔扎克说过:一个没有患过头疼的人,永远也写不出头疼的感觉。也正是由于自己经历了开设天豫律师事务所的全过程,才真正从内心深处理解了这句话。

   2014年,在进入原律所8年之后,心中萌生出个念头:开个自己的律所,试着实践一下自己的想法。在经历近两年的辛苦奔波和折腾后,2016年这一愿望得以实现,河南天豫律师事务所如怀胎十月的婴儿,在我们四个合伙人惴惴不安的期盼下落地,我们也开始了身份转变后的新的旅程。

以法为天,立足于豫。天豫的意思即秉持法律为圭臬,信奉法律为最高原则,坚守法律信仰,维护法律尊严;扎根洛阳,立足中原大地,以此基点和发力点,发展和开拓律师服务。

   开所之前,对开所的想法比较简单,具体的细节问题想的不多,想的不够,也想的不够深入,现在回头看这些是都是教训。当时最直观简单的想法就是搞一个年轻人的律师事务所,我们喊出的口号是:打造洛阳第一个80后律师事务所。当时设想的目标客户是洛阳众多的中小企业(主要是实体企业),希望通过传播我们的法律服务理念,以法律风险的预防和控制为业务切入点,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以此作为天豫律师事务所发展的基础。

   在此之前我心目中构想了一个理想律师事务所模型,它是这样的:首先是一个专业化、团队化的律所。在律师事务所这个平台上,以业务为牵引,形成对外法律服务的小搭档和大团队,从业务拓展、业务承接、业务办理等各个工作环节形成团队化作业所有人都像一条生产线上的不同岗位的工人,大家合力操作一个大机器其次,这是一个共生共赢的律所,合伙人也好、律师也好、实习律师也好,大家有共同的方向,共同的利益。有一个合适的体制确保每个律师业务增长、个人发展和律所的成长结合在一起,律师不会感觉业务发展或个人发展受限而选择离开律所,希望这个体制下的每个律师都成为律所的合伙人第三,这是一个有自己独特文化的律所这种律所文化应当是严谨与激情并重,专业和活力并存。法律是严肃的,但律师工作不仅是严谨的,还应该是激情的,律师的工作是高度专业性的,但律师工作和生活的过程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形成这样律所文化的意义,在于对内向所有律师,对外向客户和公众传递一个信号:法律是严谨的,律师工作是专业的,同时律师是激情和活力的。

   但想法就是想法,因为执业刚刚几年,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思想的沉淀都不够深厚,遇到问题也就理所当然。成所之前,我们合伙人除了年轻人的激情和闯劲,别的一无所有,我们几乎是在成所的瞬间就陷入了一个无所适从的境地。成所之前,我们四个人业务量比较均匀,每人基本上就是一年20-30个案件,手头有两三个顾问单位,做为单个执业律师,过了温饱线,但真正要撑起一个所,这个业务量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如何形成律所内的合力,如何吸引新生力量充实加入我们的队伍,如何招聘并留住实习律师,如何向新生力量灌输我们的理念和传递给他们希望,新进力量中律师和实习律师比例如何把握,如何开展有效的律所管理和建设。。。。。凡此种种,好像我们开所的那一刻起,所有的问题都一瞬间从天上砸下来了,让我们无所适从。

新的问题不仅是律所方面的,我们合伙人自己也面临着一些冲击。开所以后,我曾今开玩笑的跟我的合伙人说:咱们现在是不尴不尬,作为新晋的律所合伙人,做案件拼价格、拼速度比不过刚入行两仨年的新律师;拼人脉、拼资源、拼经验拼不过老律师,我们成了卡在线中间的人,上不来下不去;业务是一方面,律所经营管理是另一方面,律师做业务是天然的道理,从律师变成合伙人,仍然是律师,仍然离不开做业务。但作为合伙人,如何处理做业务和做管理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我们一开始也不能甚至是不会把握,业务多了就荒了管理这一块,业务淡时又把管理搞得忽上忽下,不停的出新政策,又不断的修改,一阵极左一阵极右的让我们自己也感觉很无所适从。

话说到这里,可能大家都会问我:既然这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你开这个所干嘛?轻轻松松找个所挂着,干律师多好呢。开所前后,我N多次的遇到这样好心的劝告,有同行的,有亲戚朋友的。面对这些质疑和规劝,我也在无数次困顿和苦恼后问自己:这样干对么?合适么?值么?但每每此时,我最终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这么干对,这么干值,这么干合适!!为什么?因为我无数次的这样鼓励自己,也这样鼓励别人:干吧,伙计,喊出来的不是青春,干出来的才是青春!

小平同志说过: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最终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天豫所成立至今遇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一样适用这个道理。困顿和疑惑可以有,问题和矛盾可以不断发生,但律所的工作不能停顿,律师的业务不能停顿,对律所发展的思考和实践更不能停顿。对于发展中遇到的困顿和问题,我们不断调整方向,向周围成熟的律所和企业学习管理和发展的经验。在此过程中我们逐步理清了思路,稳定了阵脚,开展了初步的建设实践。我们进行了了合伙人会议的会期和议题调整,合伙人的分工和配合的调整;律师分配和实习生待遇方案进行了完备,引进律师和实习律师的工作渐渐进入正规。人员不断充实,结构不断完善,队伍也日趋稳定,目前我们形成了四名合伙人、四名执业律师、三名实习律师和两名律师助理的成长型律所阵型。与此同时,我们在律所内先后举办了“天豫贤谈”、“天豫擂台赛”等访谈和学习类栏目,参照北京天同律师事务所制定了重大民商案件21步办案流程,在所内定期开展疑难案件研讨和对抗演练机制,在这些活动中培养认同感和向心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质,使律师逐步认可、适应和融入天豫所。经过以上这些摸索实践,律所的建设和文化建设初见成效,80后青年律所的框架初见,律所婴儿期暂时稳步度过。

在开始本次论坛的两周前,天豫刚刚度过了一岁的生日。回顾这一年,我自己的总结是:我们总算解决了5%的问题,没有死掉。这一年中我们虽然做了很多,但是问题更多,困难更多。而且可以肯定,在我们前进的未来,还有更多的问题和矛盾等着我们。因此我们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我们的思考不会停,我们的实践也不会停。

我希望的未来是怎么样的?我心目中将来成熟的天豫是这样的:第一,以一种开放的制度安排来激发每个律师的活力和创造力,把每个律师的活力汇聚成律所的活力;把每个律师的创造力汇聚成律所的创作力。第二,为客户提供精细、极致、全方位的法律服务,法律服务不仅仅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更应该是扁鹊式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加事后补救,是将法律服务贯穿于客户业务的全过程,全维度。第三,律所不仅是律师的职场、战场,更是律师的课堂、教堂和天堂,是每个律师的继续教育学院,心灵归宿,快乐的老家。律所不仅是一个社会组织、赢利机构,每个律师上班坐着工作赚钱的地方,更应该是每个律师学习、交流、充实提高的课堂;是每个律师心灵的归宿,这里不仅分享业务的经验和收获,还分享和分担每个律师成长中的喜

怒哀乐。

最后用一句顺口溜表达我的愿景,我认为80后律所应该是这样的:空调WIFI西瓜,俊男美女宝马,一起愉快工作,周末尽情玩耍,更多兄弟姐妹,都成法律大家。